首页

校园帆布鞋踩踏踢裆

时间:2025-05-23 00:00:51 作者:2025中国(广西)—东盟矿业合作大会在南宁开幕 浏览量:21653

  中新网济南3月6日电 (记者 赵晓)3月正值“尝春季”,山东春菜抢“鲜”上市,种类繁多,在丰富消费者舌尖上“春味”的同时,也成为乡村增收致富的“香饽饽”。

  记者3月6日在济南市七里堡蔬菜综合批发市场看到,荠菜、面条菜、苔菜等春菜“扎堆”出现在摊位上,一簇簇“绿色”吸引市民选购。在线上,各生鲜电商平台也悄然“上新”各类春季时令菜。

面条菜、荠菜出现在市场摊位上。赵晓 摄

  市场需求旺盛,田间地头则采收忙,源源不断地供应。连日来,潍坊市青州祥伟香椿种植基地内“椿”意盎然。大棚里,一簇簇娇嫩的香椿芽“绽放”梢头。基地负责人史祥伟穿梭其中,忙着采摘今年的头茬香椿。

  近几年,史祥伟尝试冬季将香椿苗移栽入温室大棚,并严格控制棚内的温度、湿度,使原本每年清明前后上市的香椿提前上市。“我们有4个1000多平方米的大棚,共种植了20多万棵香椿树苗,现在每天可采摘200多斤。”史祥伟告诉记者,目前香椿芽主要销往青岛、烟台等城市以及各大酒店,整体效益比较可观。

史祥伟正在大棚内采摘香椿。青州市委宣传部供图

  在菏泽鲁西新区马岭岗镇齐岗村蔬菜大棚里,10余名村民正有序采收成熟的茼蒿,这些蔬菜将在分拣、称重、打包后销往各地市场。“我在蔬菜基地务工两三年了,一年能赚两万元(人民币,下同)左右,收入还是不错的。”村民张媛芬说。

  “我们在马岭岗镇齐岗村共流传10多亩土地,租赁大棚4个,轮流种植季节蔬菜,包括荠菜、小白菜、茼蒿等,一年四季都有时令蔬菜上市。”大棚负责人何宪臣说,目前上市的是茼蒿,主要销往附近的商超和批发市场。

  走进聊城市茌平区胡屯镇景马村种菜大户李长利的蔬菜种植基地,26座高标准塑料大棚整齐排列。当地村民正在大棚内采收郁郁葱葱的菠菜。经收割、打捆、称重后,一袋袋菠菜被整齐地码放在货车上,等待发往市场。

  “今年菠菜种了20多个棚,约30亩,每亩产量4000多斤,每斤能卖1.5元左右。”李长利介绍说,在菠菜丰收期,附近村民都会到基地帮忙收菜,每人一天能挣几十或上百元。近年来,茌平区因地制宜,引导民众发展特色种植,精心打造特色农业,逐步扩大种植规模,实现蔬菜种植产业化、多样化,进一步带动村民就业和集体增收。

村民在大棚内采收菠菜。茌平区委宣传部供图

  随着天气渐暖,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安家庄村大棚内的西红柿、香椿芽和辣椒也迎来了丰收季。近些年,安家庄村注重农业产业发展,特别是蔬菜种植。今年,村里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,确保蔬菜的品质和产量。

  安家庄村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运营经理张义斌介绍说,大棚内前不久成熟了一批香椿芽,以每斤20元的价格卖给批发市场,为村集体增加了一笔收入,同时村集体雇佣当地村民管理蔬菜大棚,为村民们提供就业机会。“村民也通过参与大棚管理,学到新技术和新的管理经验。”

  据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今年2月底发布的《春菜消费观察》显示,荠菜、菜心、春笋、儿菜等占据时令春菜热销榜“C位”,芦蒿、豌豆尖、儿菜、毛豆米、柳蒿芽销量同比分别增长250%、172%、132%、97%和86%。“80后”“90后”成为春菜消费的主力军,销量占比合计达七成。(完)

【编辑:钱姣姣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聚力优势产业 壮大现代产业体系

“天气寒冷谨防感冒,大家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,同时增强安全意识,有情况及时上报。”近日,中铁建物业党委书记、执行董事邓秋生到贵安花语墅项目开展新春走基层关怀慰问活动,看望和慰问春节期间坚守在工作岗位的一线物业人员,向员工们致以新春祝福。

四、中国游客可持落地签入境印尼,请注意不从事与签证类型不符的活动。遵守口岸规定,不在禁止区域拍照摄像。如遇入境边检、移民官员索要“小费”,请予拒绝,并注意搜集涉事柜台、人员姓名、工号及涉事时间等证据,供使领馆同印尼方交涉。

(第七届进博会)广拓朋友圈 展商“牵手”忙

同时,要求金融机构根据碳排放水平、碳评价情况以及碳信用报告等对企业给予差异化金融支持,推出与碳账户信息、碳信用评价等相挂钩的特色金融产品,并将企业碳账户功能逐步拓展到绿色企业、绿色工厂评定等方面,探索建设基于企业碳账户的碳标签评价方法,为出口贸易型企业做好相关服务。

候补中央委员张政,履新文旅部

我国是野生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,仅高等植物就达3.8万余种,其中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达4000余种,列入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》约1200种。

李永强:中国式现代化不会搞中心主义,更不会要求别人照抄照搬

商务部有关负责人指出,我国汽车和家电市场已从单纯的“增量时代”进入到“增量和存量并重时代”。2023年,汽车保有量约3.4亿辆,冰箱、洗衣机、空调等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,一些家电使用了十多年、二十年,更新换代的需求和潜力很大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